翡翠谷古道沿線盡是斷崖或小徑,縣府在村民的支持下,已決定將其塑造成為一處遊客尋幽訪勝的最佳去處。循河谷而上進入無名溪古道,溪水清澈見底,流經巨石間發出潺潺的水聲,輝映在山谷中,帶給遊客無盡的冥想,遙望遠處的銅門部落,更有拋開塵囂的喜悅,翡翠谷古道中途有一處攔砂壩,沖刷而下的水柱,既能觀賞又可SPA。抵達終點可見隱於山間的瀑布,魚兒自在優游,正是放流及封溪的成果展現。(文字引述 慕谷慕魚旅遊諮詢中心)
翡翠谷古道沿線盡是斷崖或小徑,縣府在村民的支持下,已決定將其塑造成為一處遊客尋幽訪勝的最佳去處。循河谷而上進入無名溪古道,溪水清澈見底,流經巨石間發出潺潺的水聲,輝映在山谷中,帶給遊客無盡的冥想,遙望遠處的銅門部落,更有拋開塵囂的喜悅,翡翠谷古道中途有一處攔砂壩,沖刷而下的水柱,既能觀賞又可SPA。抵達終點可見隱於山間的瀑布,魚兒自在優游,正是放流及封溪的成果展現。(文字引述 慕谷慕魚旅遊諮詢中心)
嘉義舊監獄興建於1919年,1920年竣工,於1922年正式啟用,當時是稱作「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而與其同時興建的還有臺北、臺中、臺南三座監獄,但均已拆除或改建。二戰後,該監獄改稱為「臺灣嘉義監獄」,使用到1994年才因中華民國法務部改善監所計畫而將嘉義監獄移到嘉義縣鹿草鄉,原建物改設「臺灣嘉義監獄嘉義分監」 到了2002年8月16日,嘉義市政府為保存此建物而將之公告為市定古蹟,之後繼續爭取升等而在2005年5月26日由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 。而從2009年12月28日開始進行該建築的整修工作,2011年完工後改為獄政博物館 。嘉義舊監獄為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其特徵為在中央有一座扇形臺來管理周圍呈手掌狀放射出去的囚房。其入口為石材裝飾的大型玄關,進去後為前庭,而後是行政樓,繼而是中央台與三條放射狀男監舍(智、仁、勇三舍)。中央臺裡設有一座神龕,過去在日治時期供奉著天照大神。男監舍裡並排著一間間的囚室,裡頭的配建有木門、門鎖、監視孔、送飯孔、透風菊狀窗與黑鐵條窗框,而在天花板上還有空中巡邏道,供監獄人員於上方監看下面的受刑人通道。 除此之外,監獄裡還有第一到第四工場,其中一、二為用餐空間,而三、四則為受刑人工作區。另外還有日新堂、女監舍房以及在監獄後方的兩座崗哨。 (文字資料引述 維基百科)
一群來自虎尾科技大學的學生們,因為大專生迴遊農村計畫,以「三隻小貓一條路」的故事為藍本,同樣是取自「貓」的元素,大學們們協同社區內的民眾,在老屋外牆損毀的部分上做社區營造,一同彩繪出一面面動人的故事牆–「回家的路」、聚寶盆」、「招財貓」,繽紛細膩的筆觸,帶來了華麗的五彩世界,也為頂溪社區打造出不同的精彩面貌。
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